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.是故古之王者,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.
——《禮記·學記》
有佳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;雖有至道,弗學不知其善也。
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,知困然后能自強也。故曰:教學相長也。
-【禮記】
雖然有好菜擺在那里,如果不吃,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;雖然有至善的道理(最好的義理),如果不去學習,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。所以說:學習過后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,教人之后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。知道不夠,然后才能反省,努力向學。知道有困難不通達,然后才能自我勉勵,發奮圖強。所以說: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。《尚書·兌命篇》說: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,教學互進。是這個意思。
學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。人之學也,或失則多,或失則寡,或失則易,或失則止。
此四者,心之莫同也。知其心,然后能救其失也。教也者,長善而救其失者也。
-【禮記】
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容易犯,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。人在學習的時候,或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,或有得少為足的毛病(知道一些就滿足了),或有認為太容易,生起輕忽,不認真學習的毛病,或有自我設限,不求進步的毛病。這四種心理都不相同,必須先明白這些心理,然后才能挽救這些缺失。教育的目的,就是要培養、增長優點挽救過失的。
幼者聽而弗問,學不躐等也。
-禮記 .學記
年幼的學生,只聽講而不能亂發問,是因為學習要按照進度順序(次第)進行。
子曰:?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.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
-述而
孔子說:“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;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。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,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

以下是資深老師的勸學真言:
☆現在大陸沒有像臺灣那樣的基金會教學點,而且即便在臺灣,也是明確規定病患及家屬要看完整的理論課程5遍以上,且家屬通過看手法光盤,已經有初步的手法基礎以及初步的實操、治療體驗和相關案例承報,才會教手法。所以在此之前沒有老師敢教手法——因為有太多的前車之鑒,由于理論不牢固,病患在中后期不能積極配合,家屬也因理念不甚清晰,心生疑慮、喪失信心,導致前功盡棄!
所以所謂“老師”,只是幫家屬修正手法、進入深度治療的一個“緣”而已,整個治療及康復過程,其實很明顯,是病患及家屬的自學和自我醫治、自我覺醒的過程...
全國各地的資深志工,也無不是經歷這樣自學、自醫的歷程成長起來的,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老師——張釗漢醫師。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還是先讓病患及家屬看光盤、邊學邊做,只要有誠心,老實真干、依教奉行,一定會感召好的緣分和好的老師的。
另外,一定要相信“摯誠感通”——自己通過反復認真看光盤,心懷救人或濟世之心,是絕對能學會的!
還有,張醫師的“親傳弟子”太少了,絕大部分都是“盤傳弟子”“網傳弟子”;張醫師之所以刻錄光盤,旨在“大道至簡”,讓平民百姓也能輕易得到學習的機會,否則原始點醫學就不能普及到千家萬戶了。所以一定要認清現實——
“自己動手、豐衣足食”,如果還是老思路——指望“醫生親自來看病抓藥”,那就是外求了,求人真的不如求己啊,要期許自己盡快成為家庭的保護天使才是捷徑與正途...
謝文清 敬呈!2013.11.07

2018
希望沒有想治病救人的神醫 沒有好為人師的老師 ;沒有求醫問藥的病人 沒有一問三不知的學習; 沒有幫人和被幫之心。
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!
和諧身心 生命大健康 從自己做起!從自己學起!求醫不如求己!
勸學為主 以教學為先,鼓勵倡導引導學員自學自受用,早學早受益!
學員可 請微信打開鏈接后申請加入)
點擊"閱讀原文"打開鏈接后申請加入
(此申請鏈接3天有效。請用微信打開;2018.01.6)
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學好原始點,健康千萬家!
原始點群聊 教學為先
原始點交流 教學為先
原始點分享 教學為先
原始點公益 教學為先
原始點推廣 教學為先
原始點義工 教學為先
原始點互助 教學為先
原始點利他 教學為先
原始點服務 教學為先
原始點奉獻 教學為先
治病救人,教學為先
身心健康,教學為先
安身立命,教學為先
創業齊家,教學為先
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
穩定和諧,教學為先
國豐民安,教學為先
太平盛世,教學為先
長治久安,教學為先
……解決當代人所有的疾病,為后人留下一條活路。只要人類的病痛一天未能消除,我們的努力就一天不會停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