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醫 “醫”中包含了豐富的醫藥學知識,其中所述及的形式多樣的治療手段,透射出中國古代醫學科技豐碩成果的同時,還給人以醫學十分形象、直觀的感覺。
“匚”,表“按蹺”,“按”指抑按皮肉,“蹺”謂捷舉手足,是中國古代一種屬于物理性質的療疾祛病的方法。這種療法不借助于器械,而是直接通過手技來完成,既有治療之功,又有保健之效。后來被稱為按摩,現今又叫推拿。
“矢”,表“砭石”,是一種銳利的石塊,《說文解字》注:“砭,以石刺病也”,主要用來破開癰腫,排膿放血;或用以刺激身體的某些部位,消除病痛。砭石為中國最早的醫療工具,砭術曾被列為中國古代并存的砭、針、灸、藥四大醫術之首,也是后世刀針等醫療器械的前身。
甲骨文“匚”和“矢”(匚,筐子)(矢,箭只),表示箭筐。
陶青芳老師解:可形象理解為針和針盒,在原始點指的就是按推!在字的上左方,表示最有效快速解決癥狀的一針!
“殳”,(殳,手持持械)表“針灸”的灸,是中國古代治療學的一大創舉,它以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,由針法和灸法共同組成,具有操作簡便、適應癥廣、療效明顯、經濟安全等優點。這項由中國獨創發明的外治療法,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貢獻,而且還成功地走向世界,為全人類服務。
陶青芳老師解:甲骨文中是形象的姜片作為灸的材料貼在皮膚上,隔姜灸! 姜片由于取材方便,操作簡單,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。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,亦有略加改進的,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藥末姜粉,以加強治療效果。 在字的上右方,表示解決癥狀的二灸!
“酉”,表“酒”,其在醫療上的應用是醫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,酒是最早的興奮劑和麻醉劑,更能“通血脈”、“行藥勢”,還可用作溶劑,故《漢書》稱之為“百藥之長”。從最初的單純用酒治病,發展到后來的制造藥酒,足以證實酒在醫藥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。
(酉,藥酒),表示用酒為外傷消毒。造字本義:用藥酒為戰斗中的箭傷消毒、治療。
陶青芳老師解:泛指為裝藥酒或湯藥的罐子! 原始點指的是姜湯,在字的下方表示決解體寒是基礎根本! 也就是三湯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