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華南植物園」
說起姜,您是不是馬上就想起每天炒菜用的生姜、或者插花時用的白姜花?除了這些,您還認識其它姜科植物嗎?其實,在植物大家庭中,它們都屬于姜目植物家族,而這個家族還有更多株形優美,花姿奇特的觀賞、藥用、經濟植物等。華南植物園的姜園保育了300余種姜目(8個科,含姜科)植物,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。春末夏初,姜園里的各種姜花竟相開放,已進入最佳觀賞季節,現在就讓我們去姜園一睹它們的風采。
華南植物園姜園始建于1983年,2005年移至現址,占地110 畝(7.3公頃),保育了8個科的姜目植物:旅人蕉科、芭蕉科、蘭花蕉科、蝎尾蕉科、姜科、閉鞘姜科、竹芋科、美人蕉科,共300余種(姜科150多種),收集有紅球姜、地涌金蓮、富貴鳥、姜荷花、草豆寇、閉鞘姜、蘭花蕉等珍稀種類。姜科植物80%種類可供藥用,60%可供觀賞、食用、香料、染料等。姜園最佳賞花期是春末到仲秋,先是豆蔻、山姜吐芳,后有各色蝎尾蕉爭艷,與浮雕廣場、蓮影湖、益智亭、展翠樓等園林小品交相輝映。
如今正在開花的主要有以下一些種類,其他種也將相繼開花。
升振山姜(Alpinia 'Shengzhen'),姜科Zingiberaceae。多年生草本,高1.2~2m。葉片披針形,長30~70cm,寬4~11cm,頂端漸尖,基部楔形。圓錐花序,長可達30cm,小苞片粉紅色,唇瓣黃色,有紫紅色條紋。花期:2~5月。是我園培育的雜交種。為紀念陳升振老師為我園姜科植物的引種保育等研究做出巨大貢獻,特以他的名字命名。▼
草豆蔻(Alpinia hainanensis K. Schumann),姜科Zingiberaceae。原產海南、廣東、廣西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達 3米,葉綠色,花朵碩大,乳白色,是優良的觀賞花卉。果實可入藥。▼
富紅蝎尾蕉(Heliconia bourgaeana Petersen),蝎尾蕉科Heliconaceae。原產美洲熱帶地區。多年生草本,株高可達5米。聚傘花序,腋生,蝎尾狀,生于一舟狀苞片內,直立,有的較大、重,常彎曲至半垂;花序軸紅色或粉紅色;苞片6-17,粉紅色至紫紅色。花期幾乎全年。植株高大,抗寒性強,適應性廣,是我園引種最成功和觀賞價值較高的蝎尾蕉植物。是高檔切花材料,也是優良庭院觀賞植物。▼
紫苞芭蕉(Musa ornata Roxburgh),芭蕉科Musaceae。分布于熱帶亞洲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高約3米,葉大芭蕉型,花苞片粉紅,花型似荷花。花期夏、秋季。▼
桂草寇(Alpinia guilinensis T. L. Wu & S. J. Chen),姜科Zingiberaceae。特產我國廣西。多年生草本,高可達4m。葉片披針形。圓錐花序,直立;小苞片淺黃綠色;萼片淡紫紅色;花冠白色至淡紫紅色;唇瓣黃色,具紫色條紋。果球形,密被黃褐色毛。花期:3~5月。▼
紅多山姜(Alpinia ‘Hongduo’),姜科Zingiberaceae。多年生草本,高1.5~3m。葉片披針形,長40~70cm,頂端漸尖,基部楔形。圓錐花序,長可達30cm,苞片、小苞片粉紅色,唇瓣黃色,有紫紅色條紋。花期:2~5月。是我園培育的雜交種,是一種優良的姜科觀賞花卉,它的最大觀賞特色是株形優美、花多、苞片與小苞片粉紅色,花期長。▼
艷山姜(Alpinia zerumbet (Pers.) Burtt. & Smith),姜科Zingiberaceae。原產于我國華南、東南、西南。常綠草本,高可達3米。葉披針形,圓錐花序長達30cm,花苞片白色,頂端或基部為粉紅色,蒴果卵形,花期春、夏季。▼
益智(Alpinia oxyphylla Miq.),姜科Zingiberaceae。原產于華南地區。多年生草本,高1~3米。總狀花序頂生,花白色,唇形,唇主體粉紅色,并有紅色條紋。果橢圓形,夏、秋間果實由綠變紅。果實可作藥用,可作園林景觀布置材料。▼
觀賞地點:姜園、園區道路兩旁等
圖片攝影:鄧新華、王彤
請掃碼關注華南植物園微信號
(微信號ID:scbggz)